星期四, 10月 20, 2011

荷蘭之旅(七)Brussels篇

比利時位於荷蘭的南邊,通常,遊荷蘭的旅客,也會順道去比利時遊覽。2000年的歐洲國家杯,便是由荷蘭和比利時聯合主辦。荷蘭給我的感覺是現代與俏皮,而比利時則是古典的濃妝豔抹,兩個這麽靠近的國家,有著兩種不同的感覺,但這南北兩國,不能否認已融為一體。計劃行程時,因發現往來荷蘭和比利時的火車班次頻密,所以便定下分兩日到訪比利時,不用挽著大件行李四處走,輕鬆方便得多。從網上找火車票,國際性的訂票網站RailEurope,價錢很貴,似乎是專為遊客而設。雖則我們「一睇個樣就知係遊客」,但亦不甘被當羊牯,所次便從荷蘭火車官方網站NS.NL直接訂票。提前兩星期預訂有折扣優惠,兩人來回Amsterdam至Brussels車票只需六十歐元,比RailEurope便宜六成之多。Amsterdam至Brussels InterCity車程大約兩小時四十分鐘,只比高鐵Thalys慢四十分鐘到達,除了價錢差幾倍之外,而且不用轉車,絕對是不二之選。火車車程沿途風景優美,雖然已過鬱金香季節,但還能看見零星的鬱金香田。當歐洲一體化之後,歐盟各國的邊境已不明顯了,但如何知道自己已處身比利時呢?只要望出窗,看看行駛中的火車,如果發現火車殘舊不堪,那便知道已到比利時了。而從這些行走中的殘舊火車,彷佛已隱隱知道當地的經濟是怎麽樣…


Brussels有兩大火車站,Central和Midi,我們選擇從Central站下車。火車站沒有甚麽特別特式,但一出火車站便嚇了一驚,不是人頭湧湧,多人還好,而是冷冷清清得可怕。週未的上午十一時許不是最當旺的時間嗎?怎麽沒有人呢?冷清,便是我對Brussels的第一印象。後來和朋友說起,他和太太也從陸路到訪過Brussels,但從Midi站下車。他們說一出站便看到很多衣衫襤褸的人,眼晴注視著他們,當中還有人用針筒為自己注射,恐怖非常。兩個車站,又兩種觀感。


到達Brussels後第一個景點編排是地標Atomium,乘地鐵到Heysel站便到。Brussels的地鐵,又是比較殘舊,從乘車的人的衣著,可以看出這國家是比較窮困的,可能比利時有著較多的歐洲難民有關。Atomium是五八年Brussles世界博覽會的主場館,相等於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中國館。以當時的建築概念來說,是超級前衛。


Basilica Koekelberg Sacred Heart,1905年奠基,當年亦是比利時獨立七十五週年紀念,一二次世界大戰時停工,到1969年才完成,是世界第五大天主教堂。


從Simonis地鐵站步行到Basilica Koekelberg大教堂,需要經過一大片草地,草地兩旁是林蔭大樹徑,步行於大樹徑另有一番情調。一路上也是和Central火車站一樣感覺:冷清。心裡恐防大教堂當日不對外開放,於是便問問難得一見的路人。英語發問法語回答,加上手勢竟然能順利溝通。但不幸的事真的發生,大教堂當日真的不對外開放,失望。


Godiva朱古力源於比利時Brussels,這是一間開在Basilica Koekelberg大教堂附近的Outlet,從窗口看到的價錢比香港和加拿大的便宜很多,可惜午膳時間關門,一吃便是兩小時!又是失望。唯一的大發現是附近一間地中海式烤肉店,烤肉Pita極之美味,以前和現在亦未找到過這麽好吃的烤肉Pita。


中央廣場。比利時在中古時代曾吒咜一時,從建築古蹟的堂皇華麗可見一斑。步行於小巷裡,一出中央廣場,便不由自主驚嘆一聲,何以在這比較貧窮低調的國家裡,竟然有一個如此豔麗的廣場?


當時的比利時,建築如此精雕細琢。歐洲很流行造假,為了不影响中央廣場的觀顏,維修的建築物都套上本身外形的膠布套。


金碧輝煌。


為何有很多人提及布拉格廣場,但布魯塞爾則擱在一旁呢?難道此布不如彼布?下次或許去彼布看看。


現在的建築物還會有這樣的雕刻裝飾嗎?


經歷時間和戰爭洗禮,有些雕像的頭、手、腳也殘缺不全,但大部分也保存很很好。


Brussels另一地標「撒尿小孩」Manneken Pis,相傳此小孩因撒了一泡尿,救熄一火種而挽救了一村人的性命而得以紀念。不過,此銅像由來亦有很多不同版本,不知那個才是真的,只知道當地政府每年都為此銅像添上新衣。過去所穿的衣服存放在中央廣場的博物館內,上圖所穿的為小孩的新衣。


此區遊人眾多,冷清的感覺一掃而空。還有,我們發現大部分的遊客也是來自歐洲本土,如果以遊客量來看經濟情況,我覺得不是很可靠的。歐洲國家,除了靠遊客生意來支撑之外,還能靠甚麼來維持經濟呢?如果遊客大多是歐洲本土人,那只是塘水滾塘魚,歐洲的經濟危機,還是有很大的隱憂。


古舊的石仔路,很有古典寧靜氣氛。


粗微粒感覺。



總覺得,偏藍調的氣氛很配合Brussels。


Saint Gudula Cathedral,位於Central火車站附近,沒有Basilica Koekelberg那麼宏偉,但已足夠令人駐足觀賞。當天不對外開放,又失望了。


歐洲乘火車的好處是,縱使你訂了九時的車票,你亦可乘搭較早或較遲的班次。觀賞完Saint Gudula Cathedral之後,雙腿也疲倦得要命,於是便提早回程。在火車上,我們累得睡著了。到達Den Haag火車站時,旅伴可能第六感感應,突然扎醒,然後矇矓地說看看有沒有人偷東西。於是即刻望望上方的行李架,大鑊,相機袋和放朱古力的行李袋不見了,血壓心跳即時標昇一倍,即刻站起身回頭追趕正在下車的人群。幸好下車的人很多,那賊也前進不得,即時放下我的相機袋和朱古力袋,然後向反方向逃之夭夭。單反相機加ipad雖有一定價值,但亦不及已拍下來的照片,我們也想像如果相機被偷去,餘下來的行程亦不會玩得開心,這可說是多麽的幸運。於是以後當我們再乘火車時,便成為驚弓之鳥,任何袋都不離身。

星期三, 10月 05, 2011

荷蘭之旅(六)風車篇

小時候常常看到一個畫面,是子母姑娘挽著一個牛奶桶站在一隻乳牛前,背景是一座風車。所以,有機會遊荷蘭,一定要尋找童年時常見的荷蘭三寶:子母姑娘、大乳牛和風車。


阿娒斯特丹裡,傳統的荷蘭風車已買少見少。如果要找,也可以零星地找到數座的,一般已改建成民居了。如果要看風車群,就先要做點功課。鄰近Rotterdam的Kinderdijk風車群,仍保留著較為自然的環境,是我計劃行程之一。從阿娒斯特丹中央車站乘火車到Rotterdam Lombardijen車站,轉乘90號巴士便可到達Kinderdijk了。下火車時心情仍期待興奮,但到巴士站後,心情便下沉了。因為巴士剛開走,而下一班車,則要等一個小時才到達,心裡盡是失落無助,呆坐在巴士站裡,不知如何是好,腦裡卻轉過不停。幸好,出發前有做過功課,片刻過後,終於有新計劃。放棄Kinderdijk,乘火車去Dan Haag,改天去阿娒斯特丹附近的Zaanse Schans風車村。


距離Amsterdam 15 公里的小鎮Zaanse Schans是著名的觀賞荷蘭風車的景點,風景如畫的小鎮裏有幾十家人家居住在這風車村裡,住在這裡是否可以延年益壽我並不知道,我只知道住在這裡的村民,每日都要忍受著喜歡跑到人家地盤破壞風景的遊客。


Zaanse Schans美是很美,但帶點人工化,而且商業味亦很濃。由阿娒斯特丹乘火車到Koog Zaandijk站下車,依路牌步行十五分鐘便到達。


風車群沿河邊而建,縱使風車建築並不宏偉,但景色亦令人神往。


因為Zaanse Schans風車村是當地遊客景點,所以這裡可以找到真正的荷蘭三寶:風車、芝士和木屐。木屐館裡有專人示範木屐的制造過程,看似穿得很舒服。


顏色花款多不勝數。


荷蘭重炮朗奴高文如斯厲害也全靠這對球鞋。


大乳牛雙雙吃草,子母姑娘不見了,只見一群群的中國遊客,在我們趁沒有人走上大木屐上取景時,竟也聯群走過來嚷着要拍照,完全不理我們仍在拍照途中。這是我們在這趟荷蘭之旅首次,亦是唯一一次遇上中國人的旅行團。

星期四, 9月 01, 2011

荷蘭之旅(五)建築篇

其實我想說的,只是荷籣樓房的有趣特色。至於一些巨型建築如教堂皇宮等等,我並不能一一細數是何時何種設計風格,盡其然只能驚嘆一句「嘩!」。


或許,到過阿娒斯特丹的人都可能懷疑過自己的眼晴,到底足那裡的房子歪了,還是自己的錯覺呢?其實,阿娒斯特丹的房子真是向前傾的,這是非常獨特的設計,不是因為要嘩衆取寵,而是有實際作用的。


前傾房子的作用,必需和建在屋頂突出的鈎子配合,才能發揮設計的原意。阿娒斯特丹的老房子,平面面積一般是較為細小的,所以,屋內通往上層的樓梯是比較狹窄陡斜的。如果要搬一些大型傢俬或電器,周是樓梯是沒有可能的。所以,屋頂上的鈎,是用來放繩子把傢俱電器吊上樓放入屋,而樓房前傾的設計,就是讓吊起的巨物有更多空位移動,不用撞到牆壁。


荷籣運河多,水上屋也多,裝飾亦很美。


數特色建築,還有鹿特丹的骰子屋。這是真正的居所,有一間是讓人參觀的。雖然設計獨特,但並實用。屋內三尖八角,樓梯陡峭,成年人走上走落也亦步亦趨,莫說是老人小孩。


骰子屋旁的鉛筆屋,窗子像是倒轉了。


Rotterdam Blaak火車及地鐵站,UFO?


去歐洲一定要看教堂,這間算不上甚麼,更大更宏偉的在Brussels篇和Antwerp篇再講。

星期日, 8月 14, 2011

荷蘭之旅(四)花草篇

荷蘭除了有「單車之國」稱喻之外,還有「歐洲花園」之稱。據說全世界花市的鮮花有過半數來自荷蘭。鮮花出口量如此龐大,因此荷蘭有全世界最大的鮮花拍賣市場Aalsmeer,可惜此次行程我們並沒有到訪。被喻為歐洲花園,可知當地人愛花程度去到那裡,很多當地居民也很有心機,把房子的前後花園種滿鮮花蔬果,打理得非常整齊漂亮。


在窗前起個窗臺放上鮮花盆栽,除了美化街道外,也點綴生活色彩。


散步途中發現這間房子門前種有葉子比花朵還美的Tri-Color Geranium。


雖然沒有到鮮花拍賣市場Aalsmeer,但也去了阿娒斯特丹的花墟Singel Bloemenmarkt。花墟的入口處,有座高塔名叫Munttoren,原本那是十三世紀時阿娒斯特丹城的城場入口,後來兩次重建,曾為阿娒斯特丹的路標。


奇花。
遊走在Singel Bloemenmarkt,有四個字可以形容:花多眼亂。市場裡有各式各樣的鮮花盤栽,有好些品種也是未曾見過的,感覺到自己是何等孤陋寡聞。


異卉。


黄得鮮豔。


藍得悅目。


荷蘭人喜歡自己栽種鮮花,所以花市主力還是售賣種子。很多國家禁售的品種在這裡當然有售,我可沒有膽量買回家啊!


有些花栽和果實種子是很難發芽的,花苗果苗是很好的選擇。


雖然荷籣出口最多的鮮花是玫瑰,但如果要說荷蘭花朵,不得不提國花鬱金香。這個鬱金香王國,有齊最多顏色及最齊全的品種,價錢亦相當便宜,這已是遊客區的價錢了。栽種鬱金香非常容易,只要在入冬下雪前埋下種子在泥土裡,在春天溶雪後就會長出綠葉和花朵,而且不用年年落種,因為凋謝後的鬱金香會在第二年春天再生長再開花,循環不斷。而加拿大之所以有這麽多鬱金香,也是當年由荷籣送贈的。


左思右想,好不好把這個黑色鬱金香種子帶回家,那是我在加拿大未見過有售的。但是加拿大海關是禁止植物及種子入口,最後還是放棄了。

星期五, 8月 12, 2011

荷蘭之旅(三)飲食篇




「嘩!唐人街呀!」

(……)

「去食碗叉燒飯咯。」

「有咩好食?」

「食咗咁多西餐炸嘢,你唔想食番碗叉燒飯或者雲吞麵咩?」

「都想,不過我返到香港先食咪總好食,駛乜响樹食啫。」

「你唔覺得人在外地,唐人街對中國人嚟講係好重要架咩?」

「唔覺喎。」

「唉,當你响鬼佬地方居住,日日都見到啲快餐牛扒豬扒薯仔薯條咁,你就會覺得一碗叉燒飯簡直係人間極品,儘管味道差過香港食到嘅好多…」

「我覺得歐洲人都幾惨,食都無啖好食。」

「唓,或者佢哋又會覺得中國人又無啖好食呢,食埋啲炒菜昆蟲內臟…」

「哈哈哈,咁又係…」

每次去旅行,都期待嘗試當地的美食。但吃了數天後,便記掛著平常天天也吃的米飯,始終,「有米落肚」不是中國人的觀念,而是慣性。

荷蘭的正餐食物頗貴,以早餐為例,吃一個美式早餐和一個英式早餐,加兩杯咖啡便要二十歐元。平一點的,可以選擇去FEBO醫肚。FEBO是快餐連所店,主攻漢堡飽及炸卷物等小食,價錢由一歐元至三歐元不等。FEBO以自助形式售賣食物,小食放在一格格的保温箱裡。看中那一格的食物,放入所需的硬幣,打開保温箱取出食物便可。有時一件不夠吃,便買多兩三件,一邊吃,一邊尋找那件比較新鮮熱辣的,也可以是樂趣。要選新鮮熱辣的,可以看看那一格保温箱佈滿蒸氣。其餘的早餐選擇,多是以麵飽為主,Albert Heijn類似七仔便利店,當地人也常常光顧買早點的。

小食之中,炸薯條也是荷蘭的名食,位於Damrak街的Manneken Pis常常擠滿了人,其薯條就算不加任何醬汁也很美味,尤其新鮮炸起時內軟外脆風味更甚,令一向把麥記跟餐薯條送人的旅伴要再次再三回味。

荷蘭並沒有純正的本地菜式,多數是混合其地國家的烹調方法炮制,Fine Dining也是三文魚扒、牛扒、意大利麵食之類等等,價錢由十多歐元至三十歐元不等。Pancake等同美國的Pizza,在比利時的Antwerp,我們嘗試了一個佈滿風乾火腿的Pizza,出色得很。不過,精緻還精緻,美味還美味,最終,還是敵不過平淡的米飯。

數荷蘭食物,不得不提奶製品。子母姑娘在風車下手挽兩桶牛奶固然深入民心,芝士也是著名的土產。荷蘭出產的芝士品種衆多,價錢便宜,Gouda是為最普遍的芝士。芝士店內提供試食,讓顧客試清楚味道才買。一條煙熏味軟芝士和一件荷蘭傳統硬芝士便跟了我回家。

每次在餐廳坐下,總會要侍應介紹一隻本地啤酒給我們。試過數隻荷蘭和比利時本土啤酒後,發覺Heineken是當中最不好喝的啤酒,但卻風行世界各地,為甚麼呢?


星期日, 8月 07, 2011

荷蘭之旅(二)交通篇

荷蘭是一個頗適合自遊行的國家,阿娒斯特丹內旅館酒店林立,就算沒有預定酒店,亦不愁找不到住宿。而且交通四通發達,市內或到市外的公共運輸建設完善,無論要到那裡都非常方便,巴士,電車或火車在國內的覆蓋範圍很大,如果懂得竅門精打細算,便可以以相宜的價錢遊走多個荷蘭境內成市或鄰近國家。


荷蘭有單車之國的稱喻,很多國民都以單車代步,而政府亦在大街旁興建單車專用路,這是很方便和鼓勵騎單車人仕的。不像這裡的市政府空口說白話,又要鼓勵市民騎單車代步,但又不興建單車路,往住釀成單車和汽車爭路的驚險場面,荷蘭政府在這方面的設施,是很值得讚好的。


位於阿娒斯特丹中央車站旁的多層單車停車場。


海牙中央車站旁的單車停車場車位。


乘搭地鐵、電車和巴士可到市內的任何地方,而且所有公共交通工具亦預留空位歡迎携帶單車同行,非常方便。


阿娒斯特丹中央車站。
歐洲的鐵路運輸系統非常發達,是連接各城市旅運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。在荷蘭和比利時,火車是實行查票制度的。上車時不用過閘,行車途中有時會有職員來查火車票,如發現有人乘搭霸王車便發告票,罰款了事。不過,也不是每程火車也會有職員來查票的,夠膽的話,可以免費穿梭各地。但無膽的我,還是依足規舉購票乘車。


行走荷蘭境內的雙層動車。


ICE為Inter City Express,高鐵,時速達三百公里,行走荷蘭至德國各大城市。


Thalys,高鐵,時速達三百公里,行走荷蘭至比利時及法國各大城市。


各城市的中央鐵路站,應建在市中心最繁忙的位置,才能方便搭客。對比起航空運輸,鐵路最大的優勢是省錢省時,不用轉車到市郊的機場、不用提早兩小時到達,不用經過繁複的安檢及登機程序、不用等候行李,而且誤點時間極少,車站越接近市中心越能發揮鐵路最大的作用。不禁想起如果香港的高鐵站起在錦上路的話,那將會是如何的景象呢…